1、晴天出钓
鱼类是冷血变温动物,一旦水温条件遭到气温影响而发生变化时整个生活习性也就随之变化,正是因为这一缘由冬天真正相对好钓的时间是“晴天”,特别若连续出现一周左右的晴好天气,正如“秋季钓鱼阴天冬季钓鱼晴,5日阳光如钓春”,真如果冬季遇上这种少见的艳阳天气就是出钓的最好机会。
2、向阳背风
冬天天气本来就寒冷,在野钓时无论是选择大水面还是小水面都要避风垂钓,譬如一些河道常有回湾处就是非常不错的避风处,假如水区附近有植被成林遮住了阳光,可是同时也有非常不错的遮风成效,如此水面困难遭到冷空气的影响,相反迎风的地方水温就会非常低,所以选择背风的地方垂钓也是很好的。
3、水位适合
“冬季钓鱼深”是垂钓中的一项基本知识和海量钓友的一个习惯,但水越深氧溶量就会降低,即使是比较抗寒的鲫鱼、鲤鱼冬季一般也只在4~6米深的底层栖息,而并非越深越好,特别是鲫鱼在大好晴天的中午时分还会到更浅的一些地方去游弋觅食,因此冬天钓鱼时水位要适合。
4、饵料配方合理
淡水鱼一般都有夏秋偏“素”,冬春偏“荤”的癖好,故有钓谚称“立夏面饵钓草鲤,入冬蚯蚓好钓鲫”,冬季钓鱼用虫饵尤其是蚯蚓比用素食型饵料配方成效要好得多,由于虫饵除去本身含高蛋和有种特殊香味外,更在于整体活用时会不停地伸卷蠕动,更容易被鱼发现且具备相当的魅惑力。
5、坚持诱鱼
冬天因为水温很低,因此鱼儿一般都处于少游、懒动的“冬眠”状况,所以即使诱料是上品佳饵也至少要两个小时甚至更长期才会有鱼进窝,若再因此就频繁换窝,总是会“人走鱼来,人到鱼散,越换越勤,越勤越烦,忽东忽西,两头忙乱,这窝那窝,鱼鳞不见”。
6、漂讯非常弱
冬季鱼咬钩较平常愈加斯文、柔弱,所以即使是钓组很灵敏,但因“吃口”实在太怪,就算是蚯蚓钓饵传递给漂目的鱼讯也极少有明显的“上冒”或“下拖”这种表现,所以钓者不管用的是立漂还是星漂都应重视浮漂的任何微弱反应,准确把握提竿时间。
7、提竿刺鱼
冬季钓鱼的钓鱼场地水位一般都比春秋天深,正是如此一旦有鱼咬钩,提竿的手腕“挑力”就应比钓浅水相要“重”才有把握获鱼,由于钓浅水钩至浮漂这截钓线较短,所以在提竿带线时线在水层中的切水水阻就非常小,故此即使竿梢上扬的“挑力”较轻,但迅速传动给鱼钩的“上提”穿扎力仍然比较容易刺进鱼嘴。